中國光伏往事:首富跌落,光伏永生
3
退潮
這里就有個問題,既然光伏是“高科技”,為什么門檻如此之低,城市隨便上馬,企業(yè)隨便就加入?
這里要提及光伏產業(yè)鏈。一個晶硅光伏組件的誕生,以硅料為原材料,經過切割后形成硅片,做好的硅片要經過多重工序形成電池片,最后用光伏玻璃、逆變器等一些備件,組件封裝而成。
這其中包括硅材料提煉—硅片生產—電池片生產—組件封裝四大工序,涉及集光學、電磁學、半導體、化工、機械等,產業(yè)鏈整體技術含量較高,但越往下技術密集型屬性越弱,勞動密集型屬性越強。
當時中國光伏產業(yè)缺乏制造工藝,整個產業(yè)基本集中在電池片生產和組件封裝領域,勞動密集型屬性強,賺個辛苦錢。
海量的產能擴張背后,是90%的原料依賴進口、90%的產品出口到歐美、90%的核心技術不在手里,當時還沒“卡脖子”的說法,而是被稱為“三頭在外”。這是那個時代幾乎所有中國產業(yè)必經的坎。
火熱的光伏賽道讓技術含量高、進入壁壘高的硅料、硅片價格大漲,這都是幾乎被歐美壟斷領域,尤其是硅料,全球40多家硅材料提煉企業(yè)主要就在德、美、日。2004年進口多晶硅原料價格不過每公斤30多美元,到2008年漲到每公斤500美元。
所以硅料、硅片才是光伏的命門,有了這些才能造光伏,大家都來高價搶硅,稱為“擁硅為王”,跟多晶硅供料廠商簽署穩(wěn)定的長單被視為光伏企業(yè)的核心競爭力。
密集分布在中下游的中國光伏企業(yè)往上高價買硅料、硅片,往下打著價格戰(zhàn),游走在危險的鋼絲繩上。
但受到資本追捧的尚德、賽維、英利等財大氣粗,進行了大規(guī)模的擴張。尚德為了獲得穩(wěn)定的硅,不惜跟美國多晶硅制造龍頭MEMC簽了價值超50億美元、長達十年的采購協(xié)議;賽維建設馬洪硅料廠、英利建六九硅業(yè),皆砸了超百億人民幣,試圖往上游原料市場進軍。
當一個行業(yè)處處顯示出急躁、火熱的境況時,就說明這列疾馳的快車就快要撞上周期下行的冰山了。
2008年開始,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,歐盟不得不降低政策支持力度,占據中國光伏龍頭企業(yè)主要收入來源的歐洲市場開始萎縮,多晶硅價格又暴跌回到40美元/千克的價格區(qū)間。
尚德原先的采購長單成了噩夢,不得不以原先的價格繼續(xù)購買硅片,為了及時止損,經歷3年多的拉鋸戰(zhàn)后,以賠付2.12億美元違約金的代價才終止了此次訂單。
英利和賽維大肆擴張的硅料產能也成為沉重的負擔,最后以負債率翻倍、公司裁員、供應商討債草草收場,元氣大傷。
其它家底不夠厚的企業(yè)更是難以承擔硅價巨變,2008年就有超300家中國光伏企業(yè)倒閉,中國光伏第一波先行者如潮水般倒下。
“這就像一場煙火,砰的一聲上了天,落下來全是灰。”
4
二殺
2012年,依然是在央視的一檔欄目中,漢能集團董事長李河君、協(xié)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、通威集團董事長劉漢元共話光伏產業(yè)的未來,這三家是當時中國光伏企業(yè)的代表,尚德、賽維、英利已成為反面教材。
朱共山在這次對話中顯得憂心忡忡,洶涌而來的歐美“雙反”調查讓這位“世界硅王”有些不安。
時間回到施正榮登上巔峰的2006年,多晶硅原料價格也開始漲,為了扭轉受制于人的局面,國內一些企業(yè)開始著手多晶硅核心工藝開發(fā)。
其中,華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在技術專家陳維平的牽頭下,不到1年時間就成功掌握了冷氫化核心技術,建立了更節(jié)能完整的多晶硅生產工藝。
多晶硅最初生產所需電耗極高,且能產生有劇毒的四氯化硅,導致該行業(yè)在早年被視作高耗能、高污染行業(yè)。
而冷氫化工藝是多晶硅生產改良后的核心技術,長期被美日德壟斷。
冷氫化技術就是將四氯化硅在低溫高壓環(huán)境下轉化為三氯氫硅,這樣就避免了環(huán)境污染。
且三氯氫硅是生產多晶硅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味原材料,那意味著轉化而得的三氯氫硅也能循環(huán)利用。
三氯氫硅差不多能占到多晶硅生產成本的27%上下,是除去電耗和折舊之后最主要的成本。
既能減少污染又節(jié)約了成本,豈不是一舉兩得!
華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化工部第六設計院轉型而來的,發(fā)揚了央企精神,將冷氫化核心技術傳遞到整個行業(yè),國外專利商也很快同意向中國輸出相關技術,并且技術轉讓費大幅下降,由此開啟了中國光伏新一波技術變遷。
朱共山的保利協(xié)鑫就是在這時期入局的,一開局就搭上了新技術的便車。
同為江蘇老鄉(xiāng),相比施正榮,朱共山幾乎是光伏行業(yè)的“門外漢”。老本行是做電器的,創(chuàng)辦了一家名為上海協(xié)成電器成套廠的企業(yè),2006年轉型到光伏。
比起已在光伏行業(yè)摸爬滾打多年、以組件為主業(yè)的老企業(yè)們,剛入行的朱共山“旁觀者清”,從一開始就抓住了重點,鐵著頭扎進了上游硅料板塊。
當朱共山提出要做多晶硅時,由于跨界力度太大,協(xié)鑫內部不少人提出了質疑。
恰巧,國內的冷氫化工藝取得很大突破,于是朱共山特意聘請了該團隊的半導體技術人才,作為協(xié)鑫研發(fā)的主力。又在美國華盛頓設立研究中心,挖了很多國外最頂尖的研究專家加入。
一位2009年底加入協(xié)鑫硅材料的員工曾對外透露,當時自己初到協(xié)鑫,心里直犯嘀咕:這只有一塊荒涼的空地,而協(xié)鑫卻想在2010年年初投產,莫非又是喊口號?
但后來他發(fā)現(xiàn),施工進程速度遠遠超乎他想象。協(xié)鑫只用了9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業(yè)內平均需要2年的建設任務。
人才找齊了,技術有苗頭了、設施建立好了,這件事就有搞頭了。僅用幾年的時間,朱共山就帶領協(xié)鑫做到了全球多晶硅原料行業(yè)第一。
當時,這條生產線的產能是1500噸多晶硅,而之前,全國的產量也僅為60噸。生產效率大大提高,成本也壓到很低。
依靠新技術的加持,朱共山帶領協(xié)鑫穿越了第一次光伏低谷,2009年成為新的光伏首富。
隨后,朱共山又進軍硅片行業(yè),協(xié)鑫集團此時也成為全球多晶硅料及硅片龍頭。
朱共山則成為了“世界硅王”,之后又進入了光伏及新能源的其他行業(yè),成為“中國新能源之王”。
此時的中國光伏,已經換了天地。正當中國企業(yè)以為要逃離硅料被“卡脖子”的噩夢時,卻遺忘了“三頭在外”如今還有“一頭”依然被國外拿捏。
隨著海外需求的持續(xù)高漲,光伏又開始了新一輪擴產,然而這次擴產并沒有淘到金,反而又被美國來了個當頭一棒。
美國當地時間2011年10月19日,由美國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.公司牽頭的7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(ITC)提起貿易申訴,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展開調查。
在當時,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光伏發(fā)電企業(yè),基本都是不賺錢的,全靠政府的補貼撐著,中國自然也不例外。然而,歐美國家懷疑中國政府對光伏企業(yè)提供了過高的補貼,導致中國的光伏以更低的價格傾銷到海外,破壞國際上的有序競爭。
于是,美國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首次發(fā)起“反補貼、反傾銷”調查,一年后歐洲也加入“雙反”調查。
“雙反”威力巨大,2012年底開始,中國光伏企業(yè)出口商品,就要被征收23%—254%的高額雙反稅,第二年,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國的出口額下跌近5成,對歐洲出口額下跌71%,本土光伏行業(yè)在盲目擴張后萬馬齊喑,產品價格大幅下滑,光伏行業(yè)幾乎全線虧損,超過350家企業(yè)宣告破產。
協(xié)鑫在這次周期中雖備受打擊,但并未掉隊,真正使其跌出第一梯隊的,是后來在技術路線上的失利,協(xié)鑫沒有看到單晶硅成本下降的可能性,全力押注多晶硅產能,被“看不見”的對手隆基用單晶硅技術顛覆。
請輸入評論內容...
請輸入評論/評論長度6~500個字
圖片新聞
最新活動更多
-
11月30日立即試用>> 【有獎試用】愛德克IDEC-九大王牌安全產品
-
即日-12.5立即觀看>> 松下新能源中國布局:鋰一次電池新品介紹
-
即日—12.20點擊申報>> 維科杯·OFweek 2024(第三屆)儲能行業(yè)年度評選
-
限時免費點擊下載>> 2024儲能產業(yè)搶占制高點發(fā)展藍皮書
-
2025年3月立即報名>>> 【線下會議】OFweek 2025(第五屆)儲能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
-
2025年3月立即報名>> OFweek 2025新能源產業(yè)協(xié)同發(fā)展大會
推薦專題
-
7 光伏冬天里的春天
- 高級軟件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
- 光器件研發(fā)工程師 福建省/福州市
- 銷售總監(jiān)(光器件)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/虹口區(qū)
- 光器件物理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激光研發(fā)工程師 北京市/昌平區(qū)
- 技術專家 廣東省/江門市
-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/海淀區(qū)
-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/深圳市